建筑模型對中國古建筑功不可沒,在近代則成為研究古建筑的利器
來源:一展一觀 作者:一展一觀 更新于:2020-10-14 閱讀:
在小型器物上以模型形式反映建筑,中國在漢代就出現了。而隋朝的大建筑師宇文愷在他的建筑文集中,明確記載將建筑模型運用在建筑設計中。
對此,學者永昕群與溫玉清在紫禁城雜志《咫尺樓臺——漫談中國古建筑模型》一文中給出了自己的見解。
到了清末,西方文化全面進入中國,西方建筑體系包括建筑設計理論也在中國開始傳播。民國以來,不少有識之士開始嘗試采用先進的學術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,北洋政府退休的高官朱啟鈐是其中的代表。
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創建了中國營造學社,開展學術研究。他很重視模型對研究中國建筑的輔助作用,大力搜集清代遺留的圖紙與燙樣,并且聘請熟悉清代制度的老工匠按照比例制作木模型,曾在其開創的中山公園內舉辦古建筑模型展。
中國營造學社在朱啟鈐羅致的梁思成、劉敦楨兩位杰出的建筑史學者領導下,做了大量基礎研究工作,學術成就蜚聲中外,也包括按照現代制圖規范繪制模型圖紙并制作模型。民國時期,中外交流頻繁,1932年,斯文赫定為在芝加哥博覽會復制承德普陀宗乘之廟萬法歸一殿,請人制作了該殿模型,至今尚保存在斯文赫定基金會。
1949年后,中國最早的文物保護機構,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(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前身)繼承了中國營造學社的圖紙、資料以及學術傳統,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展了系統的古建筑模型制作。據余鳴謙先生回憶,在建筑大木匠師路鑒堂的指導下,木匠井慶升等人先后制作了一批精美的古建筑模型。
1950年冬,北京西安門因失火部分殘毀,市政府決定拆除以利交通,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奉命把這處明、清兩代皇城的西大門測繪記錄保留文件,在路鑒堂師傅及趙正之先生(清華大學教授)的指導下,依測繪資料做成1:10的西安門大比例模型,在制作過程中,保護工作者掌握了古代殿屋木結構制作安裝的成熟方法。該模型目前已成為孤本,極為珍貴。路鑒堂師傅曾說:“圖只是一張圖”,至于施工則另有“一套腦筋”。
事實確是如此,一座木構殿堂的構件制作、整體組裝都有成法,有一套固有的工藝,歷來都是師徒傳承,不著筆墨。老匠師們都有“一套腦筋”牢記在心,時而用一些便于記憶的“簡語”或“歌訣”表達出來。
1956年以后,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改稱古代建筑修整所,整個五十年代,陸續制作了一批中國著名古建筑模型,如山西應縣木塔(現展出于中國國家博物館)、北京智化寺萬佛閣、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、山西芮城永樂宮、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、敦煌莫高窟第431窟木構建筑、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文殊殿等以及一批斗栱模型。
出于學術研究和保存完整檔案資料的考慮,在古建筑保護修繕工程竣工后制作精美的縮尺模型,是當時古建筑保護修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。作為保存古建筑的副本,模型用舊金絲楠木制作,比例精準,做工細膩,包括斗栱等所有構件都是按比例做成后拼裝起來的。
其中永樂宮建筑群一組共四座大殿模型,是在永樂宮實施搬遷之前制作的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副本”,是保證搬遷保護成功實施的重要基礎工作。
這批中國古建筑的模型無論從歷史價值、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上,在中國都是獨一無二的,現在已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珍貴藏品,2009年曾赴德國慕尼黑現代藝術館以“結構之美”為專題展出,并出版了專業水準的圖錄。
上篇:
下篇: